主题
- #K-Pop
- #合約
- #解散
- #偶像
- #七年之癢
撰写: 2025-02-28
撰写: 2025-02-28 13:17
在K-Pop產業中,每年都有無數團體出道,也有許多團體解散。特別是許多團體解散都遵循著特定的模式,因此出現了有趣的概念「K-Pop詛咒」。今天,我們將探討K-Pop團體的出道與解散,以及被稱為「詛咒」的各種現象。
K-Pop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產業。許多團體有著光鮮亮麗的出道,卻在幾年內解散。尤其是有以下原因時,團體較難持續活動。
在K-Pop粉絲之間,將展現特定模式的解散現象稱為「詛咒」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7年詛咒和Queendom詛咒。
「7年詛咒」指的是K-Pop團體出道7年後,合約到期而解散的趨勢。以下團體是代表性的例子。
Mnet的生存節目Queendom以及Queendom Puzzle中出現的團體,在節目結束後經常面臨解散或活動困難的情況,因此產生了「Queendom詛咒」一詞。
這種模式到底是單純的巧合,還是K-Pop體制結構性問題所致,仍在持續討論中。
最近Weeekly決定不與IST娛樂續約,粉絲們對其解散的可能性感到擔憂。這件事是否也與K-Pop詛咒有關聯?
目前,Weeekly未對未來的活動發表任何官方聲明。
由於這種模式不斷重複,因此產生了「K-Pop詛咒」的概念,但這也可以被視為單純的迷信。由於K-Pop產業的結構性特點,以下因素很可能是解散的原因。
那麼,「K-Pop詛咒」是迷信還是現實?這有待於大家自行判斷。
K-Pop團體的出道與解散是產業循環過程的一部分。「詛咒」現象確實存在,但背後有其現實原因。重要的是粉絲們持續支持團體,並記住他們的音樂。
#Kpop #Kpop解散 #7年詛咒 #Queendom詛咒 #偶像解散 #Kpop議題 #Weeekly #CherryBullet #RocketPunch #偶像合約 #Kpop粉絲 #偶像故事
评论0